1.古代稱官員為宰相、太師、太子太師、樞密使、學士等。宰相:他是封建官僚機構中的最高官員,是以君主意誌為重,主持國家政務的人。有時稱之為,也常簡稱為“項”。一般隻有一個宰相,俗稱大宰相,有時分為兩個宰相:右丞相負責國事,左丞相是皇帝的“私人顧問”。不用管國家大事。
2.太師:太師又稱太宰。古代太師、太傅、太保並稱為“三公”。後來多為高官,有頭銜,表示寵信,無實職。
3.太子太師:太子太師屬於“東宮三司”,是名義上的太子老師。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被稱為“東宮三司”,而被稱為三顧的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太子則逐漸成為虛銜。
4.樞機主教:樞密院的首腦。唐朝任用宦官,宋朝以後任用大臣。樞密院是掌管軍事的最高國家機構之一,唐朝的權力等同於宰相。清朝的軍機大臣往往被尊稱為“樞密使”。
5.學士:魏晉時期,掌管禮儀、編修各種事物的官職。後來唐稱翰林學士,成為皇帝的秘書和顧問,參與機要事務,故稱“內相”。明清時期,官方的命令、讀書、講學、編修、編輯、庶吉士等。也是翰林學士,但與唐宋不同。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文章发布:2025-07-05 08:08:57
评论列表
這是什麽鬼智慧城市,和沿海做鞋子玩具的代工廠毛利率又有多大差別呢? 主要的問題出在產業鏈位置,IT廠商由低端到高端走,可以分為四個層級,第一是代理商,第二是係統集成商,第三是軟件開發商,第四是總體規劃和谘詢商。
索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