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天文專家:今後4年都有年三十 2022年將會“缺席”
新華社天津2月14日電(記者周潤健)2月15日,是農曆丁酉雞年的最後一天,臘月三十,民間俗稱“年三十”。天文專家表示,今後連續4年都有年三十。到了2022年,年三十將會“缺席”,而2023至2024年,年三十又回來了。
年三十時有時無,這是為什麽呢?天文專家解釋說,我國農曆中的月是按月亮盈虧圓缺變化的周期安排的,稱之為“朔望月”。一個朔望月的平均長度為29天12小時44分鍾(29.5306天),並非整數,而一個月的天數要用整數表示,因此有時是小月、29天,有時是大月、30天。同時,為了保證農曆每月的初一必須是朔日,所以大小月的安排也不是固定的,這需要通過科學推算加以確定。
那麽,如何確定一個月有多少天呢?天文學家固定將農曆每月初一安排在朔所在的日子,這樣相連兩個朔之間的天數就確定了。2017農曆丁酉雞年的最後一個月(臘月)初一和即將到來的戊戌狗年正月初一之間正好是大月,所以就有了年三十。今年起至2021年一直如此,每年都有年三十。但如果某一年的臘月初一與下一年度的正月初一之間恰逢小月,那就沒有年三十了,如2012年、2013年和2016年就沒有年三十。
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誌成表示,由於平均月長稍多於29天,所以每年大月出現的次數要稍多於小月,這導致有年三十的農曆年份要比沒有年三十的農曆年份多。
天文年曆顯示,未來20年,也就是到2038年,年三十“缺席”共有8次。其中,2025年至2029年,連續5年都沒有年三十。
責任編輯:張岩
"三部委爭議拖後藥品流通改革 安徽模式遇阻|藥品招標|企業|流通
權威機構:10月全國新房價格指數環比漲0.83%|指數|城市|新房價格
上半年宏觀數據今日公布 GDP增速或超7.5%|宏觀數據|中國經濟|GDP
專家建議建立不同層級土地交易平台 |土地交易|土地流轉|改革
下半年稅改呈新動向 打高爾夫開私人飛機或交稅|消費稅|高爾夫|私人飛機
國務院:繼續執行穩健貨幣政策盤活存量|國務院|穩健貨幣|盤活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