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截止午盤,(562060)滬指平收,成交額505.77萬元。成份股漲跌互現,上漲方麵,領漲,跟漲;下跌方麵,領跌,跟跌。
消息麵,年底市場對紅利資產的關注度有所提升,12月以來煤炭、公用事業、鋼鐵、銀行等紅利板塊漲幅居前。從全年情況來看,紅利指數(000015)在今年前5個月上漲了16.33%。但從6月開始受海內外宏觀因素影響,大宗商品價格回落,部分資源類紅利股受到拖累,另外疊加部分資金止盈離場、板塊高低切等影響,紅利指數連續回調。
業內機構表示,,一季度往往是紅利資產不錯的配置窗口期,保險資金等長期資本為了獲得穩定的現金來源,年初的時候往往會配置一定的高股息資產,等待5月—7月的“分紅季”。從過往曆史看,紅利資產有著明顯的“日曆效應”,但這種策略並“不挑行情”。
國泰基金總經理助理、量化投資部總監梁杏表示,展望2025年,隨著政策的持續優化與市場情緒的修複,我們對於A股市場的投資機會還是比較期待的。新的變化包括,一方麵政策的定調更加積極,近期政治局會議提及“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這是2011年以來首次改變貨幣政策立場;另一方麵,經濟的逐步企穩回升也值得關注。一般從政策出台到初見成效會滯後一個季度左右的時間,因此最早可在2025年一季度觀測到經濟數據是否出現邊際好轉。經濟數據的邊際好轉有望為市場進一步注入信心。⠀
配置方麵,高股息的紅利資產值得關注。寬鬆預期推動長端國債收益率下行,疊加美聯儲降息趨勢明朗,有利於國內無風險利率的下行,紅利資產配置價值較高,有望對衝市場波動。特別是在新“國九條”的推動下,可關注月月分紅的紅利國企ETF及紅利港股ETF。⠀
綜上所述,紅利資產長期投資價值依然顯著。在A股不斷擴容的大背景下,企業內生增長能力的重要性逐步提升。經濟高質量成長時期,具有更高分紅能力與意願的公司有望越來越受到資金的青睞,投資者可借道(562060)力爭把握紅利主題長期機遇。
GDP核算進化 前三季數據有重大改進 [阅读]
樓市成交銀十衝刺 需求疲軟不容樂觀 [阅读]
CPI重回2時代 貨幣政策調控進入觀望期 [阅读]
國務院:房產稅改革試點將穩步推進 [阅读]
戴相龍:社保基金11年投資年回報率8% [阅读]
謝國忠稱賣了房一輩子開心 網友稱其又安慰屌絲 [阅读]
第112屆廣交會一期閉幕 出口成交有喜有憂 [阅读]
前7月實際使用外資666.7億美元 同比降3.6%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