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刀鋒看筆鋒”——鬆江區民間拓片收藏展近日在董其昌書畫藝術博物館舉行,來自鬆江民間藝術家收藏的35件拓片,及從魏晉墓誌到明代董其昌的多件書法藝術品首次亮相。
碑拓是指將碑版上的文字或圖像,用宣紙緊覆在碑版上,用墨打拓其文字或圖形,然後將紙揭下,紙上留下碑版上的文字或圖形。這次在董其昌書畫藝術博物館展出的拓片作品,書體呈現非常全麵,有篆書、隸書、楷書、行草書等,多為首次對外展出,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文獻價值。“以前從沒有接觸過碑拓,沒想到用刀也能刻畫出獨特的文字之美,感覺古人的智慧博大精深。”前來參觀的市民高女士說道。
據了解,碑、帖是中國書法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兩者在審美、學習上有著很大的不同。相對於“帖”來說,“碑”當屬刻工的二次創作,記錄並傳播了中國燦爛的書法文化。而碑刻本身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易於複製的性質,也使得它逐漸獨立於“帖學”,形成“碑學”風格,為廣大書法家所推崇。而董其昌本人學習書法正是從顏真卿的《多寶塔碑》入手,這也奠定了他書法成功的基礎。本次展覽將一直持續到9月5日。董其昌書畫藝術博物館書畫研究部工作人員表示,舉辦此類展覽是希望豐富館內書法藝術的展示形式,彰顯碑拓魅力的同時,讓更多人了解中國的書法藝術。
■文 胡畔 ■圖 胡畔
■欄目責編 沈莉娜
■欄目主編 代啟應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广告合作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