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程 > 正文

匯豐銀行環球研究:2025年經濟展望——全球經濟穩定增長 貿易承壓 中國經濟政策加力 行穩致遠

對於全球經濟而言,匯豐預期2025年將麵臨貿易緊張局勢帶來的壓力及其連鎖反應,但增長有望穩定在2.7%的水平。美國經濟下行風險增加,其關稅政策或將影響亞洲貿易流和投資流。中國完成2024年5%的全年經濟增長目標應無懸念,未來宏觀經濟政策將進一步加力,促消費、穩樓市,通過這些舉措應對外部挑戰,促進經濟回穩。

【全球及亞洲經濟:增速有望維持穩定但貿易預期承壓】

匯豐銀行環球研究首席亞洲經濟學家兼亞洲聯席主管 範力民(Frederic Neumann)

全球經濟或保持穩定增長 貿易增速預計放緩

2025年,全球經濟增長麵臨的最大不確定性當屬貿易緊張和保護主義加劇,以及由此可能產生的連鎖反應。匯豐預計,2025年全球的貨物和服務貿易出口量增速可能下滑至1.9%,但全球經濟增速仍有望維持在2.7%的水平(匯豐預測2024年及2026年全球經濟增速分別為2.7%及2.6%)。

美國經濟韌性及通脹下行緩慢 或令美聯儲放緩降息步伐

匯豐預測2025年美國的經濟增速為2.2%(2024年及2026年預測增速分別為2.8%及1.8%),其經濟韌性仍將持續,但特朗普政府可能采取的大幅加征關稅以及收緊移民政策等舉措增加了美國經濟的下行風險。在通脹水平方麵,預計2025年美國的核心通脹率仍將高於美聯儲的平均通脹目標,壓力將會持續。一方麵是住房通脹持續高企,另一方麵美國新一屆政府可能采取的關稅和移民政策也將對商品價格以及非住房服務價格指數帶來上升壓力。與此同時,經濟數據則指向美國經濟表現仍會相對穩健,意味著本輪降息周期的調整幅度可能相對偏小。匯豐認為,2025年美聯儲可能僅共降息75個基點,且節奏會放緩為在前三個季度每季度降息25個基點的水平。

亞洲多個經濟體對美國利率水平的波動敏感程度較高。匯豐預計,亞洲各國央行本輪降息周期將更快結束且降息幅度偏小,而如果2025年美聯儲最終的降息幅度比預期中更小,則意味著亞洲各國央行亦可能選擇相應減少降息幅度。當然,日本央行將是一個例外,匯豐預計日本央行將緩慢推高利率至1%的水平。

關稅風險或影響亞洲貿易流和投資流

上一輪中美貿易摩擦引發了全球貿易流向和資金流向的調整,東南亞國家從中受益,在全球出口總量中的占比穩步增長。與這些變化相輔相承的是全球價值鏈的重塑:比如,近年來中國對東南亞的製造業直接投資增長迅速,而來自中國的中間品占東南亞國家出口的比例亦穩步增加。

由於美國的關稅政策仍有較大不確定性,未來幾年的發展趨勢可能與之前有很大不同。比如一些東南亞國家自身亦麵臨美國關稅上調的風險,貿易流和資金流向都可能因此調整。在美國的關稅政策塵埃落定之前,匯豐預計全球外國直接投資(FDI)將趨於放緩,包括中國投向東南亞國家的直接投資,但中國企業出海仍是大勢所趨,隻是流向可能與過去有所不同。

【中國經濟:更多政策發力 促消費 穩樓市】

匯豐銀行環球研究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 劉晶

全年GDP增長目標預期實現 CPI保持溫和回升

2024年9月底中國國內宏觀經濟政策基調轉為寬鬆之後,伴隨著一係列政策的出台,近期的經濟活動數據較2024年三季度已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加上出口商搶先出貨,全年完成5%左右的GDP增長目標應無懸念。匯豐維持此前判斷,預計2024年的GDP增速將達到4.9%,而考慮到2025年經濟增長麵臨的挑戰或將增多,我們認為GDP增速可能相應調整至4.5%。從外需方麵看,2024年前三季度,貨物和服務淨出口對GDP增速的貢獻率達到23.8%,一定程度上對衝了國內消費增速放緩的影響。然而由於貿易摩擦和保護主義的升級,出口可能會在2025年麵臨更多挑戰。

此外,在國內價格指數方麵,匯豐預計,隨著相關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2025年CPI有望保持溫和回升。2024年CPI平均預計上漲0.3%,2025年預計將上漲0.6%。PPI同比跌幅則有望在2025年逐季收窄並在第四季度趨於轉正。

政策加力提振內需 政府化債以及房地產企穩仍是關鍵

2025年,加力提振內需將是政策的重要考量。近期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未來宏觀經濟政策將進一步加力,通過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來促進經濟回穩,以及對衝外部需求的不確定性。

匯豐預計,2025年中國的財政赤字率目標可能由3%提高到4%,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將達到2萬億人民幣,而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限額則有望提高至4.2萬億人民幣。同時,2024年推出的1500億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對相關產品零售提振效果較為明顯,2025年支持消費的相關政策或將進一步優化,例如會將一些服務消費納入其中,並簡化使用流程等。從貨幣政策看,匯豐預計,2025年中國人民銀行或將繼續降息30個基點,並可能降準50個基點。央行亦可能加大在二級市場買賣國債的力度,實現基礎貨幣投放和流動性管理。

與此同時,穩定房地產市場仍是關鍵。匯豐認為,房價下行帶來的負財富效應是現階段製約消費增長的原因之一。近期的一套房地產政策組合拳下來,房地產市場的量、價等都出現了一些積極信號,但整體來看,市場企穩仍需要更多時間以及政策支持。匯豐認為,中央明確定調“穩樓市”,意味著後續或將有更多政策發力。另一方麵,地方化債和地方政府清欠的推進,以及規範涉企檢查和涉企執法的法律法規出台,也有望改善營商環境並提高企業家信心。

有话要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