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在,讓信軍先休息一下,我、阿汪還有各位,繼續為與我們休戚相關的每個人的健康、快樂、富足而向前走,繼續把“助天下”的初心傳遞下去。 ...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大豐山,以及大豐山 風力發電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內容導航:- 永安市大豐山怎麽走
- 濟南孝裏大豐山有什麽好玩的
- 三明市有哪些風景區\ 象山是哪裏的風景
- 明溪縣最高的山峰是哪一座?
- 永安到清流大豐山森林公園怎麽走
- 永安到三明大豐山要坐什麽車,要多久啊?希望有個本地人幫忙下!!!
Q1:永安市大豐山怎麽走
駕車路線:全程約5.2公裏
起點:永安市
1.從起點向正西方向出發,沿南山路行駛70米,左轉
2.行駛200米,直行進入南山路
3.沿南山路行駛70米,左轉進入巴溪大道
4.沿巴溪大道行駛380米,右前方轉彎進入石門路
5.沿石門路行駛340米,過石門橋,稍向左轉進入石門路
6.沿石門路行駛40米,過石門橋,左前方轉彎進入燕江南路
7.沿燕江南路行駛510米,右轉
8.行駛2.6公裏,左轉進入解放路
9.沿解放路行駛530米,到達終點(在道路左側)
終點:大豐山賓館
Q2:濟南孝裏大豐山有什麽好玩的
大豐山位於距清流縣城45公裏的賴坊鄉動員羅村裏東南,最高峰為棋盤山,海拔1705.7米,為清流縣境域最高的山峰。大豐山巉岩峭壁,險峻雄奇,相傳古時歐陽真人在此修煉,道成身化為岩。
宋淳熙年間(1174-1189年),鄉人建廟塑像祀之, 名“順真道院”。站在大豐山的峰巔可觀日出,周圍諸縣山川形勝盡收眼底。山中野生藥材品種甚多,俯拾可得。故有“豐山風景好,滿山都是寶”之諺。
1、介紹大豐山
大豐山高聳入雲,氣勢恢宏,棋盤山是大豐山的主峰,站在這裏遠眺:一覽眾山小,連城的冠豸山、龍岩的吊鍾岩,清流的水庫、村廓曆曆在目;還可觀賞到日出、彩霧,夢幻景色,令人神往。主要景點有:半山庵、趙公亭、香爐峰、煉丹灶、寄子岩、牛繩路、飯幹石、香爐山、化身岩、斬妖石、 棋盤石、鯉魚棟、茶婆媽、天盆洗足、勁草石刻、楓香石、倒插竹、迎客鬆、尤其是南方罕見的千畝綠草帶等景觀。峰側凹有始建於北宋距今近千年的大豐山道觀。大三山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奇山仙境,聲名遐爾的當數客家道教聖地省級森林公園清流大豐山。大豐山位於清流縣賴坊鄉東南,棋盤峰海拔1705.7米,為清流縣最高峰。相傳有歐陽真人在此羽化,遂建歐陽真仙道觀。棋盤峰山勢陡峭,崎嶇難行,極為難攀。棋盤峰頂可觀賞到日出、雲海、彩霧、蜃景,秀麗景色,盡收眼底。
2、大豐山的曆史
大豐山是道家聖地。相傳南宋淳熙(公元1174-1189年)間,有個劉道士率徒弟五人到山頂探險,發現一塊平地,有人住過的痕跡。後得知此處曾是歐陽真仙修煉得道升仙的地方,當地信徒就在他修煉處蓋了順真道觀。明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任廣西知事的歐陽賢和海州訓導歐陽傑,拜求當時的狀元張顯宗撰寫《豐山仙源堂碑記》,敘載歐陽真仙事跡及道觀基址,歐陽仙蹤亦幾百年盛榮於此,每日朝拜者絡繹不絕。大豐山為遊人所迷戀向往、魂牽夢繞,成為民眾道教信仰朝聖膜拜之地,更多緣於風光秀麗和娓娓動聽的神奇傳說。傳說中的神仙與名士人物在<<清流縣誌>>皆有史料記載可以考證。歐陽真仙原名歐陽大一,字世清,唐戊戌年(公元878年)七月十五日誕辰,十六歲那年上大豐山學道,經過二十幾年的潛心修煉,最終在大豐山順真道院修練成仙。裴應章(公元1536-1609),字元暗,號淡泉,明隆慶元年進士,官至工部尚書、吏部尚書。
傳說呂洞賓雲遊大豐山,感受此山仙氣濃重勝似蓬萊仙境,欲開道場下渡凡仙。歐陽真人寄養在官坊村其姐家,為其姐放牧養牛。年少聰慧異常被呂洞賓慧眼看中,欲引渡為仙,守大豐山道場。在大豐山最高處南麵懸崖絕頂上設好楚漢棋盤石,邀請何仙姑、九龍女(九龍洞狐仙)下棋對弈,何仙姑扮作侍茶少女,呂洞賓和兩個仙女擺好棋盤等待歐陽世清入局。世清放牧上大豐山,見絕壁處有人下棋,甚感驚奇,前往觀看,呂洞賓呼喚何仙姑拿出一粒仙丹給他泡茶,世清品味茶後,頓覺全身清爽有勁。於是坐下觀看老人少女楚漢博弈,那知棋局錯綜複雜千變萬化,竟不能分出勝負。世清看得癡迷,不知時光匆匆逝去,竟然忘記了應該回家事情。
呂洞賓對世清說,渡你上天庭如何?世清想等把牛趕回家再說吧。呂洞賓開懷大笑說:不用趕,那頭仙牛,早回天庭了。天上一日人間一年啊!不信,去看看你插在山凹的趕牛竹鞭都長成竹林。世清去看,果真如此,詫異不已,遂打消回家念頭,決意跟仙人上天庭。然而上天庭必須是修行圓滿的得道仙人,凡人必須經曆一番舍棄肉身的考驗。呂洞賓對歐陽世清說:上天庭之前必須做一件事,就是從棋盤石上往下跳,我先跳,你閉上眼睛,隨後跟來,不許偷看就行。說完縱身跳下萬丈山崖。這麽高也敢跳,這不是找死嗎?世清心念一動,偷偷好奇往下一望,果然怵目驚心的場景呈現在眼前:血肉橫飛,懸崖枝椏上掛滿血淋淋的腸子。世清驚嚇得在原地半晌不能語,打死也不敢往下跳。雜念一會兒,眼前血腥的場景忽然不見了,隻見三位仙人騰雲駕霧飛到半空,從天上傳來呂洞賓的聲音:歐陽真人,你的修行尚不圓滿,隻能做個半仙,就在大豐山好好修行,享受凡間煙火供奉,守好此地道場吧。從此,歐陽世清在香爐峰的岩洞中打坐修行,堅誌修練不慕塵俗,終於悟得天道,功德圓滿,神通天界,並被宋孝宗皇帝欽封為“通天妙應歐陽真君”。
“萬仞雲峰護一山,九天風露透衣寒。固知仙境多靈跡,莫向棋坪著意看”。大豐山是高聳入雲,仙蹤靈奇。裴應章詩曰:漠漠去封洞,巍巍地接天。芝香田有玉,火伏灶無煙。異樹生奇萼,瓊漿漱雨泉。山高名自勝,況複有神仙。大豐山是令人心神向往,眾多文人墨客留下詩句,讓我追古懷悠,萌生登臨朝拜。
3、朝聖路線
去大豐山朝聖有三條路線。一線在大豐山的東邊,由永安羅坊的大豐山麓登山,山路崎嶇而陡峭;一線在西邊,由官坊大豐山麓登山,山路同樣崎嶇陡峭;一線在南邊,乘車經琴源水庫壩頭至半山庵下車,徒步登山。此線較為舒緩。然而與西線在半山庵匯合後,由此一線往上至山頂,山路愈加崎嶇陡峭驚險難行,故有爬“天梯”之說。
驅車沿著庫區十幾個彎道平行至近壩尾處,下車後就可以踏上一條向往的千年朝聖古道了。拾階而上,隨著海拔的升高,步履逾趨難邁。沿古道攀爬,穿過琴源水庫原始森林,登上半山庵約需一個小時,經過多次蜿蜒爬升,到了一巨石處,靠巨石搭建有用石頭壘的小庵,庵裏供奉觀音菩薩,名觀音閣,寄子岩因仙公的靈應相助事跡而得名,所以此處也叫“寄子岩”。
Q3:三明市有哪些風景區\ 象山是哪裏的風景
三明市區麒麟山公園
編輯
位於三明市區中部,列東大橋東側,海拔261.9米,占地40公頃。它麵臨碧波蕩漾的沙溪河,後依高聳入雲的虎頭峰。麒麟山原名“牛籠山”,原為草木稀疏的荒山。1962年綠化植樹後,才形成如今鬆杉映翠、滿山秀色的景象。1980年地名普查時,在山腰一古墳發現有“孔子戲麒麟”石碑,俗謂麒麟為吉祥珍獸,故將此山
三明市風景名勝區[1]
改名為麒麟山。公園1976年動工,1980年開始全麵興建,1981年竣工開放。公園遊覽區中有麒麟閣、麒麟索道、麒麟倒影、園中園和曲徑通幽等景點,並依山形建有浩然亭、聚雲亭、三元亭、蓮花亭、飛石亭等涼亭。亭型有三尖、六角、方形等,雕梁畫棟,飛簷翹脊,古色古香,掩映在青鬆翠柏、名花異木之中。公園道路迂回曲折,假山異景,錯落有致,具有江南園林風格。園內還有工藝美術店、餐廳、茶館、展覽廳等服務設施。
三元岩前黃楊岩又名麟峰
位於三元區岩前鎮,因岩上多長黃楊樹得名。因其岩形似龜,鄉人以龜享萬壽為名,故又稱萬壽岩。黃楊岩四壁如削,表麵似龍片魚鱗。岩中原有3洞:第一洞在淳化院旁(即今船帆洞),曲折縈回約2裏,洞中清風徐徐,涼爽宜人,是避暑勝地。相傳有龍居其內,每當雲霧繚繞、煙雲彌漫之際,便有石龍鱗爪出現。第二洞叫碧雲洞,在岩的半中央,洞中怪石多似雄獅。第三洞原名天窗(即今靈峰洞),下透兩深洞,從洞口投石,叮當聲悅耳動聽。宋左正言鄧肅有詩雲“石壁巉岩驚鬼劃,異草幽花銷春色。群山迤邐不能高,突兀獨摩霄漢碧。芒鞋千尺山崔嵬,手摘星辰腳底雷……。靈岩知有老龍潛,挽出人間作霖雨。”
泰寧李家岩
舊名“天台岩”,位於泰寧縣城西10公裏的“丹霞岩”背麵。洞穴不大,僅20餘平方米,隱匿在石頭中間,名“雪洞”。洞門僅通一人,進出要躬身俯首。穿過雪洞,為昔日和尚的膳宿禪房,兩道山泉注入兩個石窟池中,四時不涸。欲登岩頂,須沿階梯迤邐而上,險要處僅一縫隙小道可通,旁列有一排木樁護欄,狹路懸空,下臨絕壑,遊者要彎腰慢步而進。在岩頂遠觀四周石峰,高低錯落,怪石嶙峋,青山拱秀,蒼翠欲滴。
泰寧寶蓋岩
位於泰寧縣朱口鎮之西,距縣城12.5公裏。洞穴隱藏在一座石山之中,形如巨鍾覆蓋,故名“寶蓋岩”。洞高5.2米、寬50米、深32米。洞內有一股“漱玉泉”,四時傾瀉如雨,洞前有“放生池”,常年溢水,池旁古木參天。後唐同光元年(923年),蜀僧定慧結茅而居。宋紹興八年(1138年)始建“寶蓋寺”,現佛殿為1980年重建。東側岩壁間有一小洞,名“修仙洞”。西側有兩穴,一名“舍利岩”,為清康熙年間和尚骨灰塔,用赤石板建造的兩層或三層樓閣式的墓塔10餘座;塔座雕刻仙鶴、麒麟、花卉等圖案,素雅大方,並鐫死者姓名、生卒年月、師傳等簡曆。一名“穀倉岩”,係僧人儲藏穀物之所。下有五代閩王王審知派遣鎮守歸化場(今泰寧)大將鄒勇夫之墓。這裏群山環繞,高廣幽邃,僅有沿壁間鑿成的小徑可行,地勢險要。宋慶元二年(1196年)狀元鄒應龍有詩雲:“夙有斯岩約,今晨得踐盟;路從支澗入,人在半空行;六月如霜候,四時長雨聲;願求容膝地,著我過浮生。”
永安甘乳岩
位於永安小陶鎮大陶洋五一村右側大樹坡山腰處。主洞廳麵積1150平方米,高14米,能容800多人。據永安舊縣誌載:“泉自石中迸出,滴巨石上,如甘乳然。”甘乳岩由此得名。明洪武三十年(1390年)曾在此建一看經亭。明正德三年(1507年)在主洞廳後側建1座2層塔式樓,稱為上殿,內供奉青水禪師等5尊菩薩;此樓於“文化大革命”初被毀。四壁的石淩花瑩潔閃爍,洞頂梳狀溶岩千姿百態,倒懸的鍾乳似宮燈,投石擊之,其聲若鍾。第二層溶洞長3公裏,有3層瀑布,最大的高6米,寬15米。還有老壽星、奔獸等景點。出洞口有三:一是逆流而上,通後山銅鑼凹與天星潭;二是順流而下,從山腳出水口匍匐而出;三是從稱為“五通間”的處所走出。
將樂銀華洞
位於將樂縣城東南18公裏的漠源鄉地村石灰山中,距玉華洞約13公裏,成因與玉華洞相同,屬喀斯特地貌。全洞麵積約300平方米。洞內鍾乳石林立,通道縱橫交錯。傳說唐代有一皇帝遊此失落還魂帶、金扁擔二寶,因洞中黑暗,照明的鬆脂木片又將燃盡,隻好匆匆離去。其後達官貴人爭相來遊此洞尋寶,當地百姓不堪擾累,遂以糯米糍粑砌石,封住洞口,自此銀華洞失傳於世。1980年在地名普查中,於該洞洞口處挖掘到唐天寶銅錢一枚。不久又尋得後洞口,在懸崖峭壁之下,為荊榛蔓草所掩沒。四周竹木蔥鬱,岩壑幽奇,須攀樹牽藤而入。洞徑逶迤曲折,或上或下,狹處隻可緣壁佝僂而行,而寬處可容千人有餘。洞內乳柱嶙峋,危石兀立,泉露如珠,奇詭多變,有的象揚鬃飛鬣的烈馬,有的似引頸高歌的金雞,栩栩如生。1992年,將樂縣政府對銀華洞進行投資修建,並正式對外開放。
將樂落星穴
又名星窟。位於將樂縣城北蕭公洞( 縣機床廠後山),距縣城3公裏。《潛確類書》載:“福建將樂縣北門有落星穴。晉義熙年間(405~418年)有長星墜其處,俄成一穴。”由於落星穴就在宋代哲學家楊時故居附近,所以民間附會“五百年當生大賢”,即楊時的誕生應了隕星之兆。至今民間還流行這種傳說。此穴今尚存原貌,深10餘米,底部直徑9米,頂端直徑20多米。穴內北麵陡立,呈斷壁狀,其餘各麵均有不同斜度,整個外形如漏鬥,既大且深。這是國內有文字記載較早的隕石墜陷地之一。隕石入土深度未探明,因年代久遠,穴坑為塵土所封積。將樂落星穴對隕石和隕石坑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價值。
寧化老虎岩
洞位於寧化縣湖村鄉西北麵1公裏處,石灰岩結構,高10米,麵積1500平方米。洞口朝南,洞外平地略低於洞口;洞內幹燥,有少量蝙蝠棲息。此洞於1981年發現。采集的標本經省地質隊及有關部門初步鑒定屬第四紀哺乳動物化石。1982年,中國科學院古人類和古脊椎動物研究所再次對此洞的形成和穴居動物種類等方麵進行考古。該洞內深處有文化層9平方米,堆積層達1米厚。采集化石20多種,屬各類動物牙齒上千枚。其中,可以辨認的有17種:大熊貓、劍齒象、獼猴、犀牛、豪豬、鼠、野兔、熊、鬣狗、野豬、水鹿、野牛等,屬食蟲、翼手、齧齒、靈長、兔形、食肉和偶蹄等9目,經分析應為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同時,洞中還發現多片動物骨骼化石,上麵留有明顯的古人類食用時留下的砍痕。
寧化蛟湖
又名龍王潭,在寧化縣湖村張家灣,距縣城32公裏,因傳說古時有僧人見白龍臥湖麵而得名。南宋嘉泰年間建龍王廟於湖側,早廢。湖呈橢圓形,麵積約1.2萬平方米,最深處達103米;水出湖底,湖麵溢平,久晴不旱,久雨不澇,可長年引灌農田。湖水清碧如鏡,天光雲影,倒映湖中,隨波蕩漾;人立湖濱,有土動欲陷之感。四周古樹蒼鬆挺拔,水光山色,蔚為壯觀。清代著名畫家“揚州八怪”之一的黃慎,在湖側建有蛟湖草堂(其詩集即名為《蛟湖詩鈔》),今已廢圮。
沙縣洞天岩
位於沙縣鳳崗鎮西2公裏處。此處景點有佛雲岩、臨清池、永和洞等,並有古代摩崖石刻10餘處。其中,有一枕流灘,水底石頭上刻有“枕流”兩個大字,水花翻卷,字跡依稀,妙趣橫生。《沙縣縣誌》載,明代書法家董其昌有詠洞天岩詩:“洞入靈岩景倍幽,香林寶地足遨遊。綠溪秋草同僧寂,一路山花散客愁。怪石畫懸蒼樹回,飛泉晴帶白雲流。斜陽未盡登臨興,更欲乘風到上頭。”
沙縣“十裏平流”
為古沙陽八景之一。十裏平流指沙溪虯江河段即西起大洲,東至琅口約5公裏河道。沙溪河自上遊而下蜿蜒曲折,灘多流急,至此則河麵驟開,水勢平緩。兩岸青山疊翠,樓宇臨江,縈徊十裏。這在多礁灘險阻的腹地山區,堪稱閩水一奇。宋李綱在此泛舟題詩曰:“平溪綠淨見遊魚,十裏無聲若畫圖。但道曾經太史愛,不須淤染自為愚。”十裏平流東段有襆頭石,形如冠幘;西段有豬母石,勢極猙獰。而今,古景展新姿,1969年興建的沙縣城西大橋和1989年興建的東門大橋以及1994年建成的府前懸索橋,猶如幾道長龍飛跨沙溪兩岸,雄偉壯觀。
尤溪蓬萊山
又名九仙山,在尤溪阪麵鄉,距縣城20公裏,海拔1008米。蓬萊山山勢雄壯,怪石嵯峨,山高水秀,古木參天,峰巒峭拔,人跡罕到,上有金鯽池、石棋盤、黑白二石子、煉丹灶、白鶴洞等勝跡。同時,洞窟幽深,岩壑雄峙,峽穀險絕,山泉潺潺,蒼鬆翠柏,山光水色,景致獨特。相傳山巔有仙人往來,並可聞鼓樂聲。據《尤溪縣誌》載昔人詩雲:“微風輕動霧雲開,日照峰巔香燭台,不為神靈躬朝觀,隻緣賞景上蓬萊。”又雲:“雲騰羅漢浮十島,霧湧蓬萊隱萬鬆。”蓬萊山夏日涼爽宜人,平均氣溫18℃,是理想避暑勝地。
明溪滴水岩
又名玉虛洞,在明溪縣城東北3公裏處,為石灰岩溶洞。該洞有明洞和暗洞,暗洞最底層稱來風洞,又稱飛龍洞。盛夏佇立洞口,涼風拂麵,沁人心脾,暑氣盡釋。洞內石竹、石筍犬牙交錯,且有流水涓涓的地下暗河。明洞則有仙源洞和桃花洞。仙源洞由來風洞往右拾級登高20餘米處,是滴水岩主體之上洞,寬闊的穴廊洞口有3根碩大天然石柱,分左天柱、中天柱、右天柱。由仙源洞穿過夾在峻峭兩壁間而搖搖欲墜的大黿石,沿著10多級的石階可下到滴水岩主體之下洞——桃花洞。該洞似天然禮堂,洞高20餘米,可容數百人。四周洞壁鍾乳累累,似竹似筍,似魚似鶴,千姿百態。民國時期,該洞曾一度作為紅軍戰地醫院。1982年後,滴水岩修葺一新,洞內裝設彩燈,岩前有花園,岩後有石林拱圍,成為明溪縣旅遊勝地,是三明市“十佳風景區”之一。
清流大豐山
位於距清流縣城45公裏的賴坊鄉動員羅村裏東南,最高峰為棋盤山,海拔1705.7米,為清流縣境域最高的山峰。大豐山巉岩峭壁,險峻雄奇,相傳古時歐陽真人在此修煉,道成身化為岩。宋淳熙年間(1174~1189年),鄉人建廟塑像祀之,名曰“順真道院”。大豐山沿途有半山庵、趙公亭、香爐峰、煉丹灶、寄子岩、棋盤石、牛繩路、飯幹石等勝跡。站在大豐山的峰巔可觀日出,周圍諸縣山川形勝盡收眼底。山中野生藥材品種甚多,俯拾可得。故有“豐山風景好,滿山都是寶”之諺。
大田空洞山
又名仙人洞,在大田縣上京鎮梅林村空洞山自然村內,因全山空腹得名。仙人洞為石灰岩洞,沿口斜下,洞內共有大小18廳,迂回曲折,大者可容200餘人,小的則須彎腰側進。自然景物遍布洞內,如龍頭、牛蹄、蜂窩、陡嶺、筍、鼓、灶、鱉等;其中,尤以“仙人蚊帳”和“清水池塘”景點為佳。清水池塘水深及膝,5米見方,小泉順著淺溝流入深隙不知去向,別有風趣。相傳過去遊人可見紅鯉魚遊於池中,見人即潛入旁穴,無法捕捉。洞外山坡岩石怪立,花草叢生,為遊覽勝地。
建寧金鐃山
又名大曆山、太弋山,位於建寧縣金溪鄉與泰寧縣大布鄉交界處。昔傳閩越王無諸曾校獵於此,遺下金鐃,故名金鐃山。據載“山有八十四峰,周亙三百餘裏”。東麓多為懸崖峭壁,曲徑險要,峽穀縱橫;西麓支脈蜿蜒,青峰叢立,翠竹蒼鬆,銀泉飛瀑,峰奇水秀,景色宜人。主要景點有金鐃寺、白石頂、石燕岩、仙人池、金鐃晴雪、龍潭飛瀑、鐃雲山海、千姿群石等名勝古跡。其中,白石頂是金鐃山的主峰,海拔1857.7米,冠蓋建寧、泰寧兩縣諸峰,登峰遠眺,金湖山水盡收眼底。
Q4:明溪縣最高的山峰是哪一座?
三明的女孩都很美,三明的美食淡又香,三明的人特樸實,還有三明的山美水也美,三明真是自然好風光啊!今天要來認識三明的山有多高,大豐山_峨眉峰_普禪山_天寶岩_仙水岩_大仙峰海拔最高的是哪座山峰?三明旅遊攻略小編為您盤點三明最高山峰,一起來欣賞。
1、 金鐃山 1858米 建寧和泰寧交界
金鐃山原名大曆山,又名太弋山,位於福建省泰寧縣和建寧縣兩縣境內,海拔1858米,在我國東南僅次於台灣玉山和武夷山主峰黃崗山,素有“秀起東南第一巔”之美稱。因閩越王無諸校獵於此,遺失金鈸一麵而得此美名。金鐃山綿亙300餘裏,共有84峰,峰峰險峻,主峰白石頂把山分為東西二麓,東麓多為懸崖絕壁,西麓多為奇峰峻嶺。有“八閩第一峰”之稱,海拔1858米。
2、 峨嵋峰 1713米 泰寧
峨嵋峰,位於福建省泰寧縣北新橋鄉境內,距縣城24公裏,屬於武夷山脈中段西南麓,海拔1714米,因山勢類似四川峨嵋而得名,峨嵋峰是福建省第七高峰。是我省重要的亞熱帶天然林區之一,峨嵋峰境內山高林密、溪流縱橫,植物和土壤分布具有明顯的垂直地帶性,是泰寧縣境內植被保存最為完好的地帶。
3 、大豐山 1706米 永安和清流交界
大豐山位於距清流縣城45公裏的賴坊鄉動員羅村裏東南,大豐山最高峰為棋盤山,海拔1705.7米,為清流縣境域最高的山峰。大豐山巉岩峭壁,險峻雄奇,相傳古時歐陽真人在此修煉,道成身化為岩。
宋淳熙年間(1174-1189年),鄉人建廟塑像祀之, 名“順真道院”。站在大豐山的峰巔可觀日出,周圍諸縣山川形勝盡收眼底。山中野生藥材品種甚多,俯拾可得。故有“豐山風景好,滿山都是寶”之諺。
4 、紫雲洞山 1634米 永安和漳平交界
紫雲洞山風景區,位於福建省永安市洪田鎮上石村,有豐富的自然景觀,素以雲霧、怪石、奇鬆、花海著稱。
紫雲洞山美麗而又神奇。美麗表現在大山巍巍雄而壯,天河瀉地美如畫,奇石處處爭奇,俏樹時時競俏,芳草鮮嫩,美不勝收。神奇表現在這裏曾是明朝以李烏仔為首的農民起義軍的根據地,當地流傳著許多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水尾東麵山上的巨石上,有一個仙人腳印,與紫雲洞山頂上天河側畔的另一個腳印遙相呼應,印證著仙人兩步登天的神話傳說。
Q5:永安到清流大豐山森林公園怎麽走
駕車路線:全程約108.6公裏
起點:永安市客運站
1.三明市內駕車方案
1) 從起點向正北方向出發,沿五四路行駛380米,進入五四路
2) 沿五四路行駛80米,在第3個出口,朝中山路方向,左前方轉彎進入新西路
3) 沿新西路行駛130米,過西門橋,直行進入湖濱路
4) 沿湖濱路行駛3.5公裏,稍向右轉
2.行駛1.0公裏,右前方轉彎進入長深高速公路
3.沿長深高速公路行駛38.4公裏,過梨坪2#大橋,在小陶/G205出口,稍向右轉上匝道
4.沿匝道行駛1.6公裏,朝小陶/G205方向,右轉進入G205
5.沿G205行駛1.4公裏,直行進入解放北路
6.沿解放北路行駛1.0公裏,右前方轉彎進入小半線
7.沿小半線行駛21.5公裏,過上半村約180米後,左轉
8.行駛1.2公裏,左前方轉彎
9.濱州市內駕車方案
1) 行駛2.0公裏,左前方轉彎
2) 行駛180米,右前方轉彎
3) 行駛120米,左前方轉彎
4) 行駛550米,右前方轉彎
5) 行駛230米,左前方轉彎
6) 行駛280米,右前方轉彎
7) 行駛380米,右前方轉彎
8) 行駛90米,左轉
9) 行駛790米,右前方轉彎
10) 行駛2.6公裏,右前方轉彎
11) 行駛380米,右前方轉彎
12) 行駛70米,左前方轉彎
13) 行駛970米,左前方轉彎
14) 行駛250米,右前方轉彎
15) 行駛150米,右前方轉彎
16) 行駛290米,右前方轉彎
17) 行駛910米,左前方轉彎
18) 行駛450米,右前方轉彎
19) 行駛40米,左前方轉彎
20) 行駛670米,左前方轉彎
21) 行駛180米,左前方轉彎
22) 行駛230米,左前方轉彎
23) 行駛540米,右前方轉彎
24) 行駛460米,右前方轉彎
25) 行駛470米,左前方轉彎
26) 行駛5.1公裏,稍向右轉進入夢溪中路
27) 沿夢溪中路行駛17.0公裏,到達終點(在道路右側)
終點:大豐山
Q6:永安到三明大豐山要坐什麽車,要多久啊?希望有個本地人幫忙下!!!
三明那有什麽大豐山。大豐山在永安羅坊鄉。永安小淘鎮再進去。要做羅坊鄉的車能到,天鬥山在永安上坪鄉。兩個地方都要在永安解方北路的汽車站座車。
關於大豐山和大豐山 風力發電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麵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查看更多關於大豐山的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