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短家長回執大全(簡短家長回執大全20字)
uo2025-07-04 16:16
熱淚盈眶網65942025-07-04 16:42:10
自2025年1月中旬以來,市場資金持續趨緊,緊縮程度遠超預期。隔夜資金價格自1月中旬起不斷上行,突破2%的關口;進入2月後,資金麵依舊偏緊,資金價格與幾乎所有期限的國債收益率形成倒掛。持續高企資金成本已成為影響債市走勢的核心因素,並進一步加劇了債券市場波動。
流動性收緊受到以下多重因素的綜合作用,其中央行政策態度的轉變尤為關鍵。
銀行負債端壓力凸顯
去年11月底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製的調整,使得銀行負債端中的非銀存款因大幅降息而大規模流失。數據顯示,從2024年11月至2025年1月,新增非銀存款累計減少約4萬億元,同比減少幅度高達5.7萬億元。這一現象凸顯了銀行負債端麵臨的嚴峻壓力。
政府債發行節奏加快
受年初置換債和國債前置發行的影響,1-2月政府債淨發行規模分別達到9,292億元和16,900億元,總計2.6萬億元,創下同期曆史新高,同比增加1.6萬億元。政府債發行繳款後形成的財政存款,減少了銀行體係中的可用流動性,而這部分資金下撥通常需要約1個月的時間,進一步加劇了流動性緊張局麵。
央行流動性管理趨緊
在銀行負債端已然緊張的背景下,央行於2月通過公開市場操作累計淨回籠0.5萬億元。其中,買斷式回購和國庫定存分別淨投放6,000億元和900億元,而7天逆回購及中期借貸便利(MLF)分別淨回籠9,673億元和2,000億元。整體回籠規模顯著高於往年春節後水平,反映出監管層在流動性投放上采取了更為謹慎的態度。
展望後市:流動性改善仍受多重因素製約,政策調整為關鍵
從銀行角度看,負債端壓力可能有所緩解。自2024年11月至今,非銀存款流失已持續四個月,累計減少超過4萬億元;與此同時,非銀存款利率的邊際影響逐步減弱,且存款利率管理措施出現邊際放寬,預計銀行負債端將趨於穩定,但整體流動性仍難言充裕。
政府債發行方麵,2025年政府債券明顯呈現前置特征。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著重強調“出台實施政策要能早則早、寧早勿晚,與各種不確定性搶時間,看準了就一次性給足”,預示著兩會後政府債將進入密集發行期。若發行節奏超出預期,短期內或對流動性和債市形成擾動,國有大行在承接長久期地方債方麵麵臨不小壓力,可能會優先出售部分長久期政府債的持倉。
從央行政策角度看,年初以來,央行的貨幣政策重心主要聚焦於防範債市風險、保障銀行息差、防範空轉及穩匯率,而穩增長的緊迫性相對降低。當前流動性難以自發實現平衡,使債市對央行政策支持的依賴度加大,未來寬鬆信號仍需依靠降準等舉措。考慮到“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定調未變,基本麵趨勢仍待改善,短期內資金麵難以持續收緊。
央行政策轉向的關鍵因素
未來央行是否調整政策,可能主要取決於以下三個方麵:
經濟基本麵:需關注4至5月的經濟數據及高頻行業指標。若多項數據指向經濟基本麵走弱,央行或將適度放鬆流動性。
外部環境:中美關係的不確定性依舊存在,若後續加征關稅的幅度和速度超出市場預期,穩增長壓力將顯著上升,從而增加降準降息的可能性。
金融市場風險:金融防風險仍是監管重點,理財市場的負麵反饋亦可能成為影響央行政策調整的重要考量因素。
總體來看,資金收緊的持續性超出市場預期,銀行負債端壓力、政府債供給節奏以及央行政策態度均是決定債市流動性的關鍵變量。未來,市場的關注焦點將主要集中在經濟數據表現及政策麵可能的調整上。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聶梅生:應建立土地供應雙軌製
國務院調高對台小額商品市場免稅額度
9月M2增速超全年目標 年內降準概率正在降低
瑞信下調內地GDP預測至7.5 指香港樓市瘋狂
珠三角融資性擔保公司半數歇業 加速行業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