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比喻修辭手法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比喻修辭手法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反複修辭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反複修辭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知識儲備】
1.【初中常見八種修辭辨識】
比 喻
定義:根據事物的相似點,用具體的、淺顯的、熟知的事物來說明抽象的、深奧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分類:
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用比喻詞“像、似、仿佛、猶如”等相聯結。
②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沒有 比喻詞,常用“是”“成了”“變成”等聯結。
③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現本體,直接敘述喻體。但它不同於借代。借代取兩事物相關點,借喻取兩事物的相似點。
【明喻】例句:從未見過開得這樣盛的藤蘿,隻見一片輝煌的淡紫色,像一條瀑布,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
——(宗璞《紫藤蘿瀑布》)
【暗喻】例句: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
——(流沙河《理想》)
【借喻】例句: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
——(魯迅《故鄉》)
比 擬
定義:比擬就是把物當成人來寫,或者把人當成物來寫,或者把此物當成彼物來寫的一種修辭。
分類:
①擬人:把物當作人來寫,賦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寫人的詞來描寫物。
②擬物:還有一種把人當做物來寫,或把甲物當乙物來寫。
【擬人】例句:油蛉在這裏低唱,蟋蟀們在這裏彈琴。
——(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擬物】例句:還有一問,是:“公理”幾塊錢一斤?
——魯迅《“公理”之所在》
排比
定義:把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意思相關聯的三個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分類:
①成分之間的排比
②句子之間的排比
【成分之間排比】例句:我想起紅布似的高粱,金黃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紅玉的臉龐,黑玉的眼睛,斑斕的山雕,奔馳的鹿群,帶著鬆香氣味的煤塊,帶著赤色的足金。
——(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
【句子之間排比】例句:我應當怎樣來形容印度卡拉瑪姐妹的舞蹈?假如我是個詩人,我就要寫出一首長詩,來描繪她們的變幻多姿的旋舞。假如我是個畫家,我就要用各種彩色,點染出她們的清揚的眉宇和絢麗的服裝。假如我是個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來傳達出她們輕捷的舞步和細響的鈴聲。假如我是個雕刻家,我就要在玉石上模擬出她們的充滿了活力的苗條靈動的身形。
——(冰心《觀舞記》)
誇張
定義:誇張是為達到某種表達需要,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麵著意擴大或縮小的一種修辭方法。
分類:
①擴大誇張:即將事物故意向大、多、高、強處說。
②縮小誇張:即將事物故意往小、少、低、弱處說。
③超前誇張:即故意將後出現的事說成之前或現在出現的。
【擴大誇張】例句:他每一天每一點鍾都要換一套衣服。人們提到他的時候總是說:“皇上在更衣室裏。”
——(安徒生《皇帝的新裝》)
【縮小誇張】例句: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毛澤東《長征》)
【超前誇張】例句:農民們都說:“看見這樣鮮綠的麥苗,就嗅出白麵包子的香味來了。
對偶
定義:對偶是漢語所特有的,就是把字數相等、結構相同的兩個語句對稱地排列在一起,表達相對、相似、相關或相承的意思。
分類:
①正對:即上下兩句意思相似或相關,從兩個角度說明同一事理,互相襯托、互相補充。
②反對:即上下兩句表示相反、相對的關係,互為比較、對照。
③串對:即上下兩句存在著因果、假設、條件等關係,兩聯順連而下,又叫“流水對”。
【正對】例句: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毛澤東《改造我們的學習》
【反對】例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魯迅的《自嘲》
【串對】例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杜甫《春望》
反複
定義:為了強調某個意思,某種感情,有意重複某個詞語或句子。
分類:
①連續反複:相同的詞語或句子連續出現兩次或兩次以上。
②間隔反複:同一個詞語或句子不連續出現,有其他詞語或句子間隔在中間叫間隔反複。
【連續反複】例句: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朱自清《春》)
【間隔反複】例句:我們還在這樣世上活著;我也早覺得有寫一點東西必要了。離三月十八日也有兩個星期,忘卻的救主快要降臨了罷,我正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
——(《紀念劉和珍君》)
設問
定義: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問題,然後自己回答。
【設問】例句: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裏來的?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不是。是自己頭腦裏固有的嗎?不是。人的正確思想,隻能從社會實踐中來,隻能從社會的生產鬥爭、階級鬥爭和科學實驗這二項實踐中來。
——毛澤東《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裏來的》
反問
定義:無疑無問,用疑問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問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問表肯定。
【反問】例句:心中的苦悶不在家信中發泄,又在哪裏發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訴苦向誰訴呢?我們不來安慰你,又該誰來安慰你呢?我們不來安慰你,又該誰來安慰你呢?
——(傅雷《傅雷家書》)
【考點透視】
(1)修辭手法的表達和應用;(2)賞析修辭或分析修辭的表達效果;(3)理解分析修辭手法的作用;(4)修辭手法的辨識
【題型概述】
根據對全國各地中考試卷結構的分析,中考試卷基本分為“基礎積累(積累運用)”“閱讀理解”“語言表達”“綜合學習”“作文”這五大板塊。而修辭類題目在這五大板塊中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考查均有所涉及。考查方式主要以選擇、填空、表述形式為主。
【分類精講】
本專題將著重講解在“基礎積累(積累運用)”“語言表達”這兩個版塊中所涉及的常見修辭及其考查點,使我們能從中獲得啟發,有所收益。其他版塊涉及到的修辭涵蓋範圍廣泛,題型多樣化,將在後麵的“閱讀理解”“綜合學習”“作文”這三大版塊集中詳細講解。
(一)修辭手法的表達和應用。即要能夠明辨常見修辭的特點,並能在語言交際的過程中靈活恰當地運用,特別是要注意各種修辭在表達上的作用。這一考查點所占比例最大,題型也更靈活一些。
例1.(2020ⷩ禜陽)下列句子修辭手法的運用,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
A.綠菌茵的草地,踩在上麵軟軟的,空氣裏彌漫著青草味兒,置身其中,我們仿佛回到了童年。(比喻)
B.我仿佛能看到富士山的雪峰,聽到恒河裏的聲,聞到牛津的花香。(排比)
C.麵對青春時光,我們必須堅持一個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反複)
D.秋天的枯葉輕歎一聲,從枝頭飄落,投入大地的懷抱。(擬人)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修辭手法的運用能力。其中A項中的句子沒有本體和喻體,雖然有比喻詞,但不能構成比喻修辭手法。故選A。
例2.(2020ⷥ京)2020年“中國水周”的主題是“堅持節水優先,建設幸福河湖”。學校組織同學們參與“中國水周”的宣傳,準備舉辦“京華水韻”展覽。請你完成下列任務。
展覽內容分三個單元,同學們為這三個單元分別擬寫了標題和引言。閱讀文段,完成下麵問題。
第三單元 人水相親,古都添畫意
①生態補水後的永定河重新煥發青春,綠頭鴨、白天鵝逐水而來,給京城增添了勃勃生機。②經過治理的大運河碧波蕩漾,人們可以觀賞白鷺在河麵翩翩起舞,體會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③遁入地下多年的轉河“重見天日”,河水清淺,弱柳扶風,像一幅恢宏壯麗的畫卷,讓人們感到別樣的清新。④曾經被填埋地下近半個世紀的玉河,如今穿街走巷,波光粼粼,宛如鬧市中的一條玉帶,成為人們休憩的好去處。
第三單元引言的四個句子都運用了修辭方法,你認為其中修辭方法運用不恰當的一句是( )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修辭方法的辨析能力。第③句中描寫遁入地下多年的轉河流動的情態“河水清淺,弱柳扶風”與後麵的比喻“像一幅恢宏壯麗的畫卷”不搭配,描述的特點也不一致。故選C。
例3.(2019ⷥ京)學校微信公眾號負責人準備做一期與本次活動相關的推送,向同學們征集圖文資料。閱讀同學們的來稿,完成下麵小題。
下麵是四位同學分別寫下的參觀感受,其中修辭方法或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從路線示意圖上看,絲綢之路是一條迷人的曲線,扣人心弦,使人讚歎,感人肺腑。
B.每當想到張騫、鄭和、馬可ⷦ퉥唦⤹路的先賢,我的敬意就油然而生。
C.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文物精品,雖然經過千百年歲月,卻依然像璀璨的珍珠,彌足珍貴。
D.“一帶一路”的偉大倡議,必將在古老的絲綢之路上奏響和平、繁榮、文明的新樂章。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修辭與詞語運用正誤的判斷。A項中“扣人心弦”意思是“形容詩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動”。用在此處不合適;B項“油然而生”意思是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產生。用在此處符合語境;C項,比喻修辭運用恰當,把“文物精品”比作“珍珠”,突出其珍貴;D項,擬人修辭運用恰當,“倡議奏響新樂章”生動。故選A。
例4.(2020ⷥ京昌平區二模)學校開展“知我長城,愛我中華”主題學習活動,請你完成下列任務。
下麵是四位同學攀登長城後分別寫下的感受,其中慘辭方法或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長城,你是一條蜿蜒盤旋的巨龍!你翻越巍巍群山,穿過花草原,跨過浩瀚沙潢,奔向蒼茫大海。
B.長城,你曆經千年風霜、人世滄桑,你用厚重的曆史講述文明的發展,你就是一首清新淡雅的詩!
C.長城,你千百年來屹立於此,你那堅固渾厚的灰牆裏蘊含著什麽?難道不是我們古老民族的偉大精神嗎?
D.長城,你是舉世聞名的建築,是華夏大地古老文明的象征。你雖曆經風雨,卻依然笑迎四方來客。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修辭與詞語運用正誤的判斷。B項,“曆經千年風霜、人世滄桑”和“清新淡雅”都是形容長城的,但是其展現的長城特點不一致,放在同一句話裏就會使句意前後矛盾,故選B。
例5.(2020·重慶A卷)仿照畫線部分,補寫兩個句子,使之構成語意連貫的排比句。
握手,是心靈的交流。大千世界,常常因握手而孕育出美好的境界。微風與湖水握手,漾出輕柔的漣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雲層與夕陽握手,渲染出繽紛的晚霞;茶葉與沸水握手,彌散出怡人的清香。
示例二:高山與薄霧握手,幻化出縹緲的雲海;筆與紙張握手,描繪出動人的畫卷。
【解析】本題考查仿寫句子。實際上是考查對偶修辭的恰當運用。做此題時,要注意仿寫的句式必須和例句相同,即結構、修辭相同,內容相近,風格一致。這段話圍繞“握手”展開,描寫出的是“美好的境界”。例句“微風與湖水握手,漾出輕柔的漣漪”中,“握手”一詞運用的是擬人修辭,而且“微風”與“湖水”是有關係的,風吹湖水,於是“漾出輕柔的漣漪”。據此分析仿寫句子,意境要美好。如:細雨與小草握手,渲染出碧綠的草地;月兒與層雲握手,勾勒出朦朧的夜空;蜜蜂與鮮花握手,釀造出香甜的蜂蜜。
例6.(2020ⷥ閱讀下麵的文字,完成題目。
盛唐是中國古典詩歌的全盛時期。山水詩清新閑雅,空靈淡泊。孟浩然的《春曉》借雨後的落花抒寫
淡淡的憐惜,玉維的《竹裏館》借竹林的幽靜表現內心的澄明。邊塞詩雄渾開闊,悲壯高亢。高適的《別
董大》寫摯友離別,洋溢著前程萬裏的信心;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描繪塞外奇觀,表現雪中送
客的不舍和為國戍邊的豪情。山水詩派的牧歌情調與邊塞詩派的英雄氣魄,構成了盛唐詩壇的別樣風貌。
根據材料內容,完成下麵的對偶句。
田園騷客寄情山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邊塞詩人放歌風雪,《別董大》訴說離情,抒發戍邊人豪邁雄心。
【答案】示例:《竹裏館》書寫幽美,描繪士大夫詩意生活。
【解析】本題考查對偶句子的仿寫。實際上是考查修辭手法的運用能力。要求句式相同、字數相同、詞相對、內容一致。題幹已經給出仿寫的句子及句式,結合材料,選取相關內容進行仿寫即可。聯係材料及題文,第二空可對:《竹裏館》表現情懷;第三空可填“勾畫讀書人高雅情趣”。
例7.(2020ⷩ慶A卷)將情思融入景物之中,景物就成了意象。請參照示例,從備選景物中任選-一個,
寫一句用意象表達情思的話,修辭和句式不限。
示例:月一一月,一條銀色的扁擔,這端挑著天涯,那端執著故鄉。
備選景物:落葉 大海 夕陽
【答案】示例一:落葉一一落葉在空中飛旋著,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也要舞出生命的極致。示例二:大海——海麵翻騰奔湧,潮起潮落,而心之深處一片寧靜。示例三:夕陽一一夕陽吻著山巒的額,遲遲不肯墜落。示範四:落葉——即使是離開,落葉也要以最美的姿態來告別。大海用自己寬廣的胸懷容納百川,給漂泊的遊子以撫慰。示例五:夕陽一一夕陽總是紅的格外輝煌,也許是因為還沒有盡興。
【解析】本題考查句子的仿寫。其實質是考查修辭的恰當運用。答題要注意:選擇一個景物,寫一句帶有景物的話,賦予景物以情感,借景物表達一種感情。修辭和句式不限,最好有比喻、擬人的修辭。
(二)賞析修辭或分析修辭的表達效果。即能夠從修辭角度賞析語句或詞語。
例1.(2020ⷦ)下麵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出現的標語,請你選出最喜歡的一條,並說出理由。
①與時間賽跑,同疫情抗爭。
②眾誌成城,防控疫情。
③不要出門!不要出門!!不要出門!!!
④人多莫去湊熱鬧,出門記得戴口罩。
⑤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我選第____條,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所有標語任選一個均可。理由言之成理即可。①、②、⑤句:語言簡練。句式工整。結構整齊。音韻和諧。③句:運用了反複的修辭手法。④句:語言獨具特色。通俗易懂,符合相應語境。
【解析】這道題考查賞析標語的能力。本題實際上是賞析修辭的效果。可以從修辭、語言、句式、結構、音韻等角度入手。①句“與時間賽跑,同疫情抗爭”:典型的對偶句,句式工整,語言簡潔,便於記憶;②句“眾誌成城,防控疫情”:語言簡練、結構整齊、音韻和諧;③句“不要出門!不要出門!!不要出門!!!”運用反複的修辭,加上感歎號的標點,語氣強烈,強化了提醒人們“不要出門”的效果;④“人多莫去湊熱鬧,出門記得戴口罩”:口語化的特色,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符合抗疫的語境;⑤“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運用排比的修辭,語言簡練,句式工整,突出了抗疫的緊迫和生命的重要。
例2.(2019ⷦ)請仔細觀察下麵這幅書畫作品《鬆鶴延年》回答問題。
請從修辭角度賞析對聯“東海白鶴千秋壽,南嶺青鬆萬古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對聯使用了對偶、用典的修辭手法,“ 東海白鶴”和“南嶺青鬆”都是來自於曆史典故,都是長壽的象征。而且“千秋壽”和“萬古春”也都表達了長壽的意思,表達了對老人身體健康,延年益壽的美好祝願。
【解析】本題考查賞析修辭及其表達效果的能力。首先確定對聯中所使用的修辭,一定含有對偶的修辭,讀起來朗朗上口;其次,這幅對聯中還使用了用典的修辭手法,“東海白鶴”和“南嶺青鬆”都是來自於曆史典故,都是長壽的象征。而且“千秋壽”和“萬古春”也都表達了長壽的意思。所以切合了標題的含義——表達出對老年人身體健康,延年益壽的美好祝願。
(三)理解分析修辭手法及其作用。體會修辭方法的作用要根據每種修辭方法的基本特點和作用,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理解它們在文中的具體作用。修辭方法作用的答題要求是:既要點出該修辭方法的基本作用,又要寫出在文中具體的表達作用。從全國各地中考試題來看,重點是理解分析比喻、擬人、排比、誇張四種修辭方法的作用。
例1.(2020ⷥ京燕山一模)3月17日開始,大批外省馳援武漢的醫護人員完成使命,陸續撤離。-位武漢網友寫了一段致謝的話,下麵四個選項中對其理解不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一月的湖北格外陰冷。環湖大道上,秀頎的紅杉孤立湖畔;樹木掩映中,雄偉的黃鶴樓寂寞佇立;滔滔江水上,
宏偉的長江大橋黯然失神……
後來,你們來了!你們來了!席卷四麵八方的暖流而來,懷揣醫者赤子之心而來,抱著不勝不還的誓言而來,如磐石,像泰山!你們用力量把力量傳遞,用勝命把生命點燃。雖不見麵容,卻深信那防護服下有最美的麵孔;雖不曾相逢,卻懂得那白衣之下有一顆顆滾燙的心!
如今,困局已破,歸期將至。千裏馳援,你們用溫暖的手點亮荊楚大地;萬裏相送,我們用虔誠之心感念英雄。
來年春日,相約武漢,看櫻花爛漫,敘兄弟情長!
A.第一段第二句運用擬人和排比,主要是為了表現冬天武漢環境的淒清。
B.“你們來了!你們來了!”運用反複的修辭手法,表達了人們對援漢醫療隊的期盼和醫療隊到來後人們喜
悅、激動的心情。
C.“如磐石,像泰山”既寫出了醫護工作者戰勝疫情的堅定信念,也暗示他們的到來堅定了疫區人民的信心。
D.文段多次使用感歎號,感情強烈而真摯,主要表達了對醫護人員的感激、讚美之情。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理解修辭手法及其作用。經分析,A項有誤。這裏的環境描寫是交代疫情的環境,為下文全國各地馳援武漢的醫護人員的臨危不懼、無私奉獻精神做鋪墊。
(四)修辭手法的辨識。多以選擇題的形式,要求對是否使用修辭手法進行選擇,或辨識句子所運用的修辭方法。從近年來各地中考語文試題來看,辨識類題目相對較少,並逐漸弱化。這類題目在近三年已經融入綜合學習或語段閱讀中,在此不贅述。
例1.(2020ⷥ京四中九年級階段測試)對下列句子運用的修辭手法,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對偶)
B.秘麗的春天躺在靜穆的晨光裏,聽那隻嬌柔獻媚的百靈鳥向它歌唱。(擬人)
C.在烏黑的無邊夜空中,李煜所見之月,如鉤,尖銳的鉤,勾人心魄。(比喻)
D.這是什麽精神?這是國際主義的精神,這是共產主義的精神。(反問)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修辭手法的類型的辨析。D項,句中“這是什麽精神”是一般疑問句,“這是國際主義的精神,這是共產主義的精神”是答語。此句是先問後答,所以此句運用的是設問的修辭。故選D。
【名師支招】
1.【初中常見修辭失誤辨析】
失誤一:比喻(借喻)與借代混淆
【防範】比喻重在“喻”,借代重在“代”;比喻側重“相似”,借代側重“相關”;比喻中的借喻可變成明喻形式。
【示例】
①狂風緊緊地抱起一層層巨浪,惡狠狠地把它們甩到懸崖上,把這些大塊的翡翠摔成塵霧和碎末。
②槍杆子裏麵出政權。
【解析】①句是借喻的修辭方法,隻出現喻體“翡翠”,用“翡翠”來比喻綠色的海浪。此句可變成“綠色的海浪像翡翠”。②句“槍杆子”是借代,用“槍杆子”來代替“武裝鬥爭”,因為“武裝鬥爭”必須得用槍杆子。
失誤二:比喻與比擬混淆
【防範】首先是質和作用不同。比喻是用與本體事物有相似點的另一事物作比,而比擬即模擬,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包括稱渭、動作、行為等)寫甲事物,或者說是把乙事物的特強加於甲事物。比喻強調的是甲乙兩物的相似,而比擬卻是利用它們之間的不同特,使兩體融為一體。其次,比喻與比擬的句式結構不同。比喻句由本體、喻體和喻詞三部分組成。借喻雖然不出現喻詞和本體,但可以變換為有喻詞和本體的明喻、暗喻。不管是哪一種比喻,始終都有喻體;比擬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將本體模擬為人的或物的某種行為、動作或情態,不論是擬人,還是擬物,始終都無擬體。
【示例】
①他確乎有點像一橡樹,堅壯、沉默,而又有生氣。
②月亮一露麵,滿天的星星驚散了。
③真理它卻不會彎腰。
【解析】①句屬比喻。②③句則屬比擬
失誤三:設問與反問混淆
【防範】反問與設問有如下區別:(1)設問不表示肯定什麽或否定什麽;反問則明確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內容。(2)反問的作用主要是加強語氣,設問的作用主要是提出問題,引起注意,啟發思考。(3)設問自問自答或不答,反問則是寓答於問,答在其中。
【示例】
①這個連衣服也穿不整齊的人,怎麽能是“最偉大的人”呢?
②誰是最可愛的人呢?我們的誌願軍戰士,他們是新時期最可愛的人。
【解析】①句屬於反問;②句則屬於設問
失誤四:對比與對偶混淆
【防範】①對比的基本特點是“對立”,對偶的基本特點是“對稱”。②對偶主要是從結構形式上說的,它要求結構相稱,字數相等;對比是從意義上說的,它要求意義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結構形式如何。③對偶裏的“反對”(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就意義說是對比,就形式說是對偶,這屬於修辭手法的兼類現象。
【示例】
①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②當麵不說,背後亂說。
【解析】①對偶 ②對比
失誤五:對偶與排比混淆
【防範】①對稱與平列式。對偶是兩個語言單位,而排比是三個以上語言單位。對偶中必須對稱。排比要求結構大體相似,字數要求不甚嚴格。②詞語的重字與避重有別。排比經常以同一詞語作為彼此的揭示語,使排比互相銜接,給人們緊湊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對偶句上下兩聯不重字。③對偶以要求平仄對仗為佳,排比則無此要求。
【示例】
①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②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解析】①對偶 ②排比
2.常見修辭方法的表達效果(或作用)解答思路:
(1)比喻:運用比喻的修辭方法,把(填本體) 比作(填喻體),生動形象地寫出(描繪或說明)了(本體)(怎樣的特征或哪些內容),表達了對(本體)(怎樣)的感情。
(2)擬人:運用擬人的修辭方法,將(事物)人格化,生動形象地描寫(或說明)了(事物)(怎樣)的情態(或樣子、特點),突出了(表達的內容),表達了對(事物)(怎樣)的感情。
(3)誇張:運用誇張的修辭方法,用形象化的語言,增強了語言的感染力,突出了(事物)(怎樣)的特點,表達了對(事物)(怎樣)的感情。
(4)排比:運用排比的修辭方法,增強了語言的氣勢,有力地突出了(表達的內容),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5)對偶:運用對偶的修辭方法,句式整齊勻稱,音律和諧,節奏感強,朗朗上口,有音樂美。
(6)反複:運用反複的修辭方法,強調了(表達的內容),表達了(怎樣)的感情,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
(7)設問:運用設問的修辭方法,提出問題,引起讀者的注意和思考,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8)反問:運用反問的修辭方法,加強了肯定(或否定)語氣,強調了(表達的內容),表達了強烈的(什麽樣)的感情,令人深思,耐人尋味。
【實戰演練】
1.(2020ⷧ揥田華僑中學中考預測卷)
舌尖上的美味。莆田美食品種豐富,曆史悠久。下麵兩句是用來讚美莆田特急美食的,請你運用對偶知識把
下句補充完整。
上句:興化炒米粉傳千年八方享譽
下句:莆田燜豆腐燴百味口口口口
【答案】示例1:十裏飄香;示例2:四海聞名
【解析】本題考查補寫對聯的能力。實際上是考查對偶知識的運用。要求符合對聯的基本要求即可,平仄不作要求,寬對即可。
2.(2020ⷥ 稒古呼和浩特市第四中學)四季更替,風物長新。一朵雲,一陣風,一棵樹,一枝花……是否喚起你心中的詩意?盼望下麵的詩句能讓你躍躍欲試,動筆將自己徜徉自然的觀察感受用四個詩句表達出來,請選用恰當的修辭方法。
楓樹紮著華麗的絲巾,
田野拔上豔紅的輕紗。
我不願顯得古板,
也佩戴了一枚胸花。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細雨探訪大地,微風探訪林梢,溪流探訪小草,我們探訪春天.
【解析】本題考查運用修辭造句的能力。從詩歌前麵的“楓樹紮著華麗的絲巾,田野拔上豔紅的輕紗”這兩句分析,本詩使用了擬人的修辭。因此仿寫的句子也應使用擬人的修辭。另外,應注意詩歌流露出的思想感情的前後一致,幾創作的詩句也表達出對大自然萬事萬物的喜愛之情。符合答案不唯一。
3.【2019ⷥ林】下列句子與例句中使用的修辭方法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在遙遠的大海上,那裏海水蔚藍得像最美麗的矢車菊,清澈得像最純潔的水晶。(安徒生《海的女兒》)
A.一絲蒼白陽光伸出手竭力撫弄著牡丹,它卻木然呆立,無動於衷。(《張抗抗散文》)
B.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朱自清散文經典全集》)
C.阿拉爾海上的島嶼,就像平底鍋裏的煎餅一樣,平平地排在水麵上,島嶼的邊岸低得幾乎看不見了,島上什麽生物也沒有。(拉夫列尼約夫《第四十一》)
D.“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對鄉下人不代表詩情畫意,卻孕育著夢想和希望。(《柯靈散文》)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對修辭手法的辨析。例句中將海水比作“矢車菊”,比作“水晶”,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A項中“撫弄”“木然呆立”“無動於衷”等詞語使陽光、牡丹具有了人格化色彩,使用了擬人修辭;B項中,三個小分句句式相似,使用了排比修辭;D項引用了“一年之計在於春”這一俗語,是引用手法;C項將“阿拉爾海上的島嶼”比作“平底鍋裏的煎餅”,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故選C。
4.【2019ⷩ慶A】參照示例,請從下列備選詞語中任選一詞,寫一句話。要求:表意清楚,用上修辭,句式不限。
示例:講台
講台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潔白的粉筆,在一片肥沃的黑土地上,耕耘著智慧和希望。
備選詞語:窗台 操場 林蔭小道
【答案】示例一:小小的窗台盛放著我們的夢和遠方,那裏有晨暉夕照的溫柔,那裏有憑窗沉思的身影,那裏有遠望青山的懷想。示例二;操場如一方激情飛揚的舞台,跑道上矯健的身影,如美妙的音符,奔騰跳躍裏放飛著青春的夢想。示例三:林蔭小道如一首溫柔的曲子,斑駁的陽光緩緩彈奏在石板路的琴鍵上,給人以寧靜和安慰。
【解析】此題考查學生的仿寫能力,解答好此題,首先要審視好被仿寫句的特點,如句式、修辭等方麵,一般來說,要注意句式一致、修辭一致、意境一致,再就是注意語意通順連貫。本題可根據題目所給例句的特點思考,如表達特點,可采用比喻與擬人的手法;另外還要注意題幹中的一些具體要求。
5.【2019ⷥ𑱦𑦳】根據提示,完成下列題目。
請從“幸福 自信 成長 土壤 感恩 成功”選取詞語(不少於三個),連綴成一段話,並且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不超過50個字)
【答案】示例一:幸福是一粒渺小的種子,感恩的心便是土壤,將幸福的種子植根於感恩的土壤,幸福的大樹就會茁壯成長。示例二:幸福是一條平凡的小船,自信便是高揚的風帆,將風帆置於小船之上,幸福的小船就會駛向成功的彼岸。示例三:成長是歡快的小溪,感恩是幸福的源泉;成功是參天的大樹,自信是肥沃的土壤。
【解析】本題考查語言運用。題目中要求運用上提供的六個詞語中的至少三個,連綴成一段話,並且用上比喻修辭方法。解答此類題,要審清題目要求,特別是比喻修辭與字數限製。內容表達合理即可。
6.(2020ⷤ𘊦𛃦格致中學)對下麵句子運用的修辭方法及其表達作用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該名運用對偶和誇張的修辭方法,描繪了一幅江流浩淼,山色迷蒙的優美畫麵。
B.“如果生命是樹,尊嚴就是根;如果生命是火,尊嚴就是燃燒;如果生命是鷹,尊嚴就是飛翔。”該句運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辭方法,形象而深刻地說明尊嚴高於生命。
C.“跟前的山,已把夏天的翠裙換成了深秋茶綠色的晚服。”該句運用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方法,寫出了山色隨著季節的變化變化的特點。
D.“一味地追星,一味地模仿、哪裏還會有創新的意識?哪裏還會有開拓的精神?”該句運用設問的修辭方法,批評“追星族”缺乏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修辭的理解與運用能力。其中D項有誤,該句是運用了反問修辭。故選D。
7.(2020ⷩ𗦲市長郡中學畢業診斷評價)下列修辭手法運用及表達效果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
A.“這些石刻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有的像注視行人幹態萬狀,惟妙惟肖。”(句子使用排比和比喻的手法,寫出了盧溝橋上石刻獅子的各種形態,生動形象。)
B.“但是它偉岸,正直,樸質,嚴肅,也不缺乏溫和,更不用提它的堅強不屈與挺拔,它是樹中的偉丈夫!”(句子使用比擬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白楊樹的美好品質。)
C.“一個渾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麵前,眼光正像兩把刀,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
(句子使用比喻和誇張的手法,鮮明生動地塑造了凶惡殘暴的劊子手與怯懦愚昧的華老栓形象。)
D.“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句子使用對偶的修辭手法,寫出了邊塞的雄偉壯闊景象。)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修辭的辨析與運用能力。經分析,A句中將石刻獅子當作人來寫,所以這是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應將“句子使用排比和比喻的手法”改為“句子使用排比和擬人的手法”。故選A。
8.(2020ⷦ明滇池中學八年級期末測試)閱讀下麵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問題。
橋麵用石板鋪砌,兩旁有石欄石柱。每個柱頭上都雕刻著不同姿態的獅子。這些石刻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有的像注視行人,千態萬狀,惟妙惟肖。
本段文字運用了什麽修辭手法,有何作用?
【答案】本段采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突出了盧溝橋外形的美觀。
【解析】本題考查修辭手法的類型及其表達作用的分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頃聽水聲,有的像注視行人”運用了典型的排比修辭手法。寫出了盧溝橋上的石獅子的多姿多態,具體表現了盧溝橋的形式優美。
9.對下列句子運用的修辭方法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雪花兒,似仙女散花,翩躚著,旋舞著,抱成團,扭成朵,攢成球……
理解:這句話運用擬人和排比的修辭方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雪花飄落時的優美姿態。
B.在暴雨中,這群馬瘋狂地向前奔馳,仿佛要踏住那閃電……
理解:這句話運用了誇張的修辭方法,生動地表現了群馬狂奔的速度與氣勢。
C.石像的姿態應該怎樣,麵目怎樣,小到一個手指應該怎樣,細到一根頭發應該怎樣,雕刻家者好了。
理解:這句話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表現了雕刻家認真進行藝術創作的態度。
D.那陽光滴滴答答,小心翼翼地從林間灑落下來,照著我的肌體,生怕曬黑我的皮膚。
理解:這句話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形象地寫出了林中陽光溫和的特點。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修辭的辨析與運用能力。經分析,C項,句中的反複使用了四處“怎樣”一詞,是使用了反複的修辭,而題目中表述為“這句話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顯然是錯誤的判斷。故選C。
10.(2020ⷦ鎮江中學中考階段測試)對下麵語段中畫橫線句子運用的修辭方法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幾天前,我來到鄉下,欣賞到一派鄉村的春色:①綠油油的稻田襯托著金黃的油菜花,波光粼粼的水塘倒映著嫋娜的垂柳,淡淡的綠蔭掩映著樸素的白牆黑瓦,是那麽的清新,那麽的美麗。輕輕走入田野,一股泥土的清香撲麵而來。②溫暖的陽光下,斑斕的蝴蝶調皮地追隨著行人上下飛舞,是那樣地讓人留戀。③四月的鄉村到處都呈現出一派生機,簡直就是一首生意盎然的園交響曲。三月之初,這裏還下著大雪,想不到春色還是如約到來,而且比往年更美麗、更妖嬈。④這難道不是一種奇跡和幸運嗎?
A.①句使用了排比的修辭方法,從多個方麵描繪出春天的鄉村清新、美麗的特點。
B.②句使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生動地表現了陽光下蝴蝶翻飛惹人留戀的情景。
C.③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形象地寫出了春天的美麗鄉村生意盎然的特點。
D.④句使用了設問的修辭方法,強調了作者對春天的到來缺乏足夠的思想準備。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修辭的辨析與運用能力。經分析,D項,“這難道不是一種奇跡和幸運嗎”是反問的修辭。故選D。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顶: 777踩: 2339
评论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