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五月二十號是什麽節日 5月20日在古時候是什麽樣的

 人参与 | 时间:2025-07-05 07:32:26

五月二十日在古代是什麽日子(5月20號在古代是什麽節日)中國古代“水龍會”,如何從祈禱農業豐產節日演變為消防日?

我國的消防報警電話是“119”,於是,每年的11月9日被定為“消防日”,這一天會舉行各式各樣的消防演習、宣傳等活動。中國古代沒有“消防日”,但是有一個與“消防日”頗為相似的節日活動,就是五月廿一(今年的五月廿一是陽曆的6月23日)的“水龍會”。

滅火工具叫做“水龍”

清陸以湉著《冷廬雜識》卷六中有這樣一段敘述:“救火之器,古惟水袋、唧筒。順治初,上海縣唐氏得水龍之製於倭人,久而他處漸傳其製。”火災是對人類安全和生存最大危害之一,所以在很久以前人們就發明和使用消防工具,水袋和唧筒都是原始的滅火工具。

水袋的樣子有點像現在做裱花蛋糕使用的工具,就是以皮縫製一個大口袋,在口袋上裝上竹製或鐵製的噴嘴,使用時將水灌入袋中,用力擠壓水袋,袋裏的水就順噴嘴的方向射向遠處,達到以水滅火的目的;唧筒又叫水槍,以一根稍細的中空的“槍”緊密套入另一根稍粗的“槍”(通常使用竹筒製作)狀筒體內,使用時在粗筒內灌滿水,使勁將細筒往下壓,粗筒內的水就沿細筒噴向遠方,達到滅火的效果。

中國古代“水龍會”,如何從祈禱農業豐產節日演變為消防日?

這兩種消防工具噴水量很小,且噴一次水後須立即再灌水,其滅火能力和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清初,上海的唐姓人家從日本引進一種“水龍”,這實際上是一種人工水泵。先做一隻形狀與橢圓形浴桶相似,但桶壁稍高的木桶,將人工水泵安置在桶內,救火時,挑水夫將就近取來的水不斷地倒進桶裏,另二人或四人不停地上下推拉水泵的杠杆,抽上來的水沿水帶而噴射到失火處。

這種水泵比水袋、唧筒的噴水量大得多,且可以不間斷地噴水,它與天上會噴水的龍有點相像,於是被叫作“水龍”或“滅火龍”,接水的帶子被叫作“水龍帶”,噴水頭子被叫作“水龍頭”,後省稱“龍頭”。

中國古代“水龍會”,如何從祈禱農業豐產節日演變為消防日?

如今,人們把自來水閥叫做“水龍頭”“龍頭”,即來源於此。水火無情,水龍的價格較貴,救火時須數十人齊心合力工作,所以,稍富裕的城鎮或自然村落均由慈善團體組織成立民間的消防團體,這種機構一般都叫作“水龍會”。

上海的“水龍會”

以前,江南一帶把農曆五月二十日定為“分龍日”,民間以為,分龍日之次日,即五月廿一下雨將預兆當年秋糧豐收,所以民諺有:“二十分龍廿一雨,石頭縫裏都是米”之說。天有不測風雲,萬一到了五月廿一日天氣放晴,萬裏無雲,一點雨影子也不見,那不是要“自家戳自家的黴頭”(黴頭,滬語:倒運)了嗎?!於是到了分龍日那天,人們就把所有能抽水、提水、灌水的器具全部集中起來,在廿一日來一個“人工降雨”,於是上海民諺又有“二十分龍廿一雨,水車擱拉弄堂裏”。

當然,許多有“水龍會”組織的地方也會把“水龍”搬出來,參加“人工降雨”活動,於是,這一天的歲事活動也被叫作“水龍會”。水龍會最初隻是一個祈禱農業豐產的農業節日,後來逐漸蛻變為檢驗消防設施,進行消防演習的“消防日”。

秦錫田《周浦塘掉歌》:

泮溪勝會攪澤龍,銅帽皮帽氣象雄。

翻恐明朝天降雨,破車擱起弄堂中。

秦榮光《上海縣竹枝詞ⷦ�™‚》:

節屆分龍演水龍,一班銅鼓領前鋒。

仗排後對旗彩明,百道長波噴雨濃。

作者還有一段注文:“邑城水龍,例於分龍日試演,爭奇鬥勝。道、縣親臨給獎。是日,傾城士女出現。”在上海開埠前後,上海估計有各種水龍會四十餘家,到了分龍日那天,各水龍會在上海縣政府的組織下進行表演,前有鼓號開道,後有彩旗儀仗壓後,數百隻水龍噴射出的水柱猶如傾盆大雨,吸引市民空巷而出,夾道相呼,一派熱鬧景象。上海道署和知縣衙門也派人到場,給優勝者頒發獎金和獎品。

中國古代“水龍會”,如何從祈禱農業豐產節日演變為消防日?

1843年上海開埠後,隨著租界的建立和租界市建設的發展,城市消防也被提上儀事日程。1863年工部局從美國購進一台滅火水泵,與此同時,不少洋行為了自身的安全,相繼購進一些滅火水泵。1865年工部局就與外國人開設的保險公司聯係,規定租界內商行必須購買火險保險,並由保險公司墊資、工部局設立火政處,下設各救火分隊,從此,開創了租界的救火市政事業。

為了檢閱救火隊員的能力,租界定夏秋之交舉行消防器材展示和消防人員檢閱的集會,也稱之為“水龍會”。光緒出版的《點石齋畫報》曾繪畫了一張租界西人水龍會的場景圖,說明文字中講:西人水龍會每年夏秋間舉行一次。是夜齊集浦灘,各水龍排定次序。據前者為滅火龍,令紮一紙置車上。中燭以火,旁懸五彩琉璃燈,其後十餘車如前,間以花、火球、火鏡、火字及西人音樂,光怪陸離,耀人耳目,來觀者如潮湧。

中國古代“水龍會”,如何從祈禱農業豐產節日演變為消防日?

據說,每年舉行水龍會時,租界內總會出現幾次火警,使正在檢閱的消防員疲於奔命,於是租界放棄了水龍會的大規模活動,“僅於浦灘演習放水之法”。據記載,1897年租界為慶祝維多利亞女皇在位60周年,又在外灘舉行過一次規模空前的“水龍會”,這也是租界舉行的最後一次水龍會。


顶: 74244踩: 3